異地高考出新政策 北京輿論擔心推高房價
2012-09-24 17:12異地高考政策出新政 北京輿論擔心推高房價
教育部部長袁貴仁透露,異地高考政策將因地制宜,隨遷子女流入地多的省份要出臺文件,根據具體狀況制定具體辦法,“我們現在的態度是,確保符合條件學生的合法權益,同時也要防止高考移民!
對于在大城市生活工作的外地人來說,異地高考終于八字有了一撇,這是一個大好的消息。一直以來,打工的人都在面對兩難的選擇:讓孩子在所在城市讀書吧,高考的時候還要回去,而各省市的教材和高考試卷都不一樣,再加上臨考換環境,孩子能不能考好是個大問題;如果一直讓孩子留在老家讀書,又令人牽腸掛肚,“留守兒童”出現的問題實在不少……
但是對于有大城市戶口的人來說,看到異地高考越走越近肯定會有所擔心:優質的教育資源本就僧多粥少,分一杯羹的人多起來,自家孩子會不會傷不起?
所以,防止高考移民、協調好外來務工子女和本地戶籍考生的利益,在二者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點是關鍵問題?梢哉f,雖然理論上講所有公民都應當享有同等的入學機會,但在現實條件的制約下,有條件的異地高考是一種“次優選擇”。
雖然教育部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具體標準,但也給出了一些原則性的準入條件,比如說家長要有穩定工作、住所、收入;學生要在本地接受教育達到一定年限。
比如北京,在對家長的要求方面,大部分的條件顯然和本市買房限購、買車搖號的資質審核頗為類似,所以北京要制定具體的標準,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是“前有車后有轍”。我猜,滿一定年限的社保證明和完稅證明將會再次發揮它們的巨大作用。
讓人有點擔心的是“有穩定住所”這一條。一般來說,租房的人面對各種不確定因素難保時不時搬回家,那么要“穩定”是不是就非得買房呢?所以,希望各地在落實相關政策時,應更多地考慮到別與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有所抵觸?纯磳W區房價格的高漲,我擔心“穩定住所”的要求有可能成為房價反彈的推手。
基于此,各地在出臺異地高考政策的時候,倒不如不提房子的事兒,讓家長提供一定年限的社保證明就ok。北上廣等大城市的房價有點風聲就上漲,異地高考回避房子也算是“因地制宜”吧?
還有最后一點“學生要在本地接受教育達到一定年限”,筆者認為這才是最重要的,因為和前兩點相比,這一點是對考生本人的要求。如果讓這一點不斷強化,甚至使其逐漸取代對家長資質的審核,就可以避免“拼爹”的嫌疑。
換言之,在學籍管理逐漸完善之后,高考時對戶籍的審查不妨完全用學籍來代替,這樣既可以防止高考移民,也可以讓一起上學、一起長大的孩子們一起接受公平的考試。